一、一个例子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我举一个十分经典的例子。
有一幅画,价值1000万,没几个买得起。
如今将这幅画进行资产证券化,拆成1000份,每份1万元,买得起的人就多了,但还是有些贵;拆成1000万分,每份1元,每一个人都买得起了。
如果这幅画升值了,从1000万升值到2000万,那么每个人手中的证券价值就翻倍了;如果贬值到500万,则腰斩。
在这个例子中,一幅几乎没有流动性的画,通过资产证券化,有了流动性,这幅画从放在保险柜里吃灰,到可以拿到证券市场进行交易,进而可以进行转让、抵押、融券。
如果我们拥有这幅画,会让它吃灰,还是让它证券化呢?大概率是后者,因为它更具流动性。
二、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该资产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集中体现为资产在未来能够带来一系列现金流。
把这个资产进行证券化,后放在二级市场流通,不仅能够提升流动性,而且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抵押借款,从而增加金融体系的活力。
资产证券化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股票。
股票最初来自于荷兰,当时是大航海时代,外出探险,可能收获丰厚,有可能血本无归,总之风险和收益巨大,当时就组建了一个探险公司,以股票的形式募集股份,很多人认购,这样的话风险就分散了。
由于外出航行时间漫长,可能长达数年,期间可能就有人想出售手中的股票,同时也有人看好这次远洋冒险,就想买入这只股票,所以就有了交易所和二级市场,于是,证券市场就发展起来了。
而在如今的证券市场,不仅来自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被拆成几十亿块,放在市场上交易,还有人将不动产、应收账款、信贷资产、债券,甚至是高速公路收费权,同样被拆成几十亿块,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ABS),放在相应的市场上进行交易。
几乎可以说,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被证券化。
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源自于将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
通俗的解释就是,当时美国房市很好,所以很多人不顾自身实力上杠杆买房子,但美国房市不可能一直好,结果房市降温,还款利率上升,导致很多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导致放贷机构损失甚至破产,如果仅仅如此也没有什么,是他们活该。然而,有的金融机构将这些次级贷款和其他资产混在一起,共同打包进ABS,放在更大的市场上售卖,有了更多人接触,这样影响面就大了。
当然,太具体的我也不懂。
总之,资产证券化虽然分散了风险,但也隐藏了风险。实际上,风险并没有消失,只不过被分散、被隐藏了。劣质的资产无论怎样打扮,都是劣质的,只不过证券化本身混淆了事实,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弊端。
三、人力资本证券化
大家知道,人力资源有一个更为体面的名字——人力资本。
二者的区别,我的理解是,前者无法产生超额价值,是被动的,而后者可以产生超额价值,是主动的,拥有主观能动性。
既然资产都可以证券化了,那么人这项资本,是不是也可以证券化?
如果一个人的年薪是10万,同期无风险利率是2%,那么这个人的价值就是500万,而每年的10万就是这个人力资本的年利息。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人是无价的,但从资本角度,每个人都有其价值和价格。
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东西都是资本的奴隶,对资本无价值的东西会被抛弃,对资本有价值的东西会被推崇,一切为资本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