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为什么开国功臣没有一个是善终?不止是帝王的残暴!

发布时间:2024-09-18 16:45:12 浏览:100

中国历代王朝建立初期,总会上演“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忘”的局面,为何帝王都会选择这种极端残暴的方式大肆屠戮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其中不仅仅是帝王的私心多疑,等多的是无奈的抉择。

新朝初建,维稳才是重中之重,可那是针对黎明百姓的,对于皇帝来说,如何处理好手下那群骄兵悍将、文臣谋士才是当务之急,这就给每个皇帝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功臣中分辨出,何为忠臣,何为佞臣,任何外在的变相都无法完全证明一个人的真是身份,人心隔肚皮,皇帝没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渐渐的,皇帝们就会选择另外一个标准来区分功臣,那就是有能力造反和没能力造反两种人,为了保住自家的江山不被有不臣之心的人篡夺,那就不好意思了,不管你忠臣还是佞臣,都一块去死,你们的最大的最就是有造反的能力。

作为造反的主力,武将是每个皇帝最为忌惮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做法为以后的皇帝们做了一个好的表率,只是,这和皇帝的出身、个人修养有极大的关系,更多的帝王更愿意选择最彻底的方式,就是将功臣们灭的一干二净,因为就算功臣交出军权,可他在朝中的威望、家族势力、人际关系、背后的利益集团,是无法交干净的,这给帝王的感觉就是,只要他想造反还是有能力的,夺了他的军权也只是让他造反没那么容易。

开国功臣有很多都是跟着帝王一起造反打天下的,他们骨子里就有造反的冒险精神,帝王们都怕自己去后,子孙驾驭不了这些功臣,而丢掉自己戎马一生打下来的天下,那他们会怎么办?不过聪明的帝王都懂得一个尺度,就是在处理功臣时留有余地,不要太绝,是子孙即位是无人可用,明朝朱元璋就是杀伐太重,致其孙朱允炆在面对叔叔朱棣叛乱时,在兵马、钱粮、人口等方面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打得一败涂地,丢了帝位,就是当时的明廷真的会死无人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