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东莞海战博物馆简介(东莞虎门有座低调的纪念馆,清幽静谧)

发布时间:2024-12-14 08:14:10 浏览:100

东莞虎门镇口村的大人山下有一座纪念馆,它隐在周边的民居中,大门简简单单,看上去很低调。但你扫过门牌上的字“林则徐销烟池旧址”,你会惊叹,这不是一个低调的地方,在历史长河里,它绝对是一个很高调的地方。


清朝末年,鸦片涌入中国,槁人形骸,盅人心志,丧人身家。184年前,林则徐赴粤查办鸦片,立誓: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在民众支持下,林则徐收缴英、美鸦片237万6254斤。这百万斤的鸦片就是在这个地方销毁的。走过写着“林则徐销烟池旧址”的牌坊,你就会看到左侧的两个水池。很普通的两个水池,青黄色的湖水,但可以清晰的倒映池边绿树。这两个水池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它们的来历一点都不普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沉重的印记--虎门销烟的烟池。

当年,为了彻底销毁鸦片,林则徐在此挖了两池,池底平铺石块,池四周拦桩订板,前设一涵洞,后挖一沟渠,池岸四周广树栅栏。销烟时先从沟渠中车海水入池,池中撒盐成卤,所有烟土,切成四瓣,投入卤中,浸泡半日,然后将整块的烧透石灰抛入池中。顷刻间池中沸腾,民夫持铁锹木耙,来回搅拌,使颗粒悉化。待退潮时,启放涵洞,烟渣随浪流向大海,再用清水反复刷洗池底,不留一点余孽。就这样林则徐率领一干官员民众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在这里销毁了百万鸦片。

沧海桑田的百年后,这里留下了两方波澜不惊的池子,曾经的波澜壮阔都留在了史册中。为了纪念,人们在这里填海,建造了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现在叫“鸦片战争博物馆”。这是一座以古炮台为造型的建筑,里面陈列着关于销烟的一些历史物件和那个时期的一些工艺品。鸦片战争博物馆是一座主题博物馆,以林则徐销烟为主线,展现了那一段悲壮的历史。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的引导线,鸦片战争博物馆讲述了当时的通商贸易现状,鸦片进入旧中国的起源以及危害,那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照片,那一件件吸食鸦片的物件让人心沉甸甸的。还有社会各界为了驱逐鸦片,与侵略者抗衡,付出的努力与奋斗。至于那一时期的那些工艺品,我唯一的想法是信仰老祖宗的审美是真理。

原名为林则徐纪念馆,这里当然还有林则徐的生平。虎门销烟后一年,民族英雄林则徐被腐朽的清朝廷革职查办,发配伊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林则徐在新疆推广坎儿井,修建水渠,造福一方百姓。为了纪念他,当地人把阿齐乌苏渠称为“林公渠。另外林则徐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楷书作品被誉为清朝楷书第一,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林”两个字就是他所书的。林则徐离开虎门之后,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从虎门揭开了。鸦片战争的炮火就从隔壁的威远炮台打响了。威远炮台就在鸦片战争博物馆附近,虎门大桥下面,二十来分钟不到的车程。那里也有一座博物馆,叫作海战博物馆,以鸦片战争为主题。


林则徐纪念馆不大,院子里种满绿树,除了两个销烟池还有一池荷花,建筑都掩映在绿荫中,清幽静谧。左边有一座玉虚古庙,这是一座始建年代不详的古庙,林则徐销烟期间这里是存放鸦片的场所。玉虚古庙供奉的是北帝,后人把林则徐、邓廷桢等都供奉入庙。博物馆右侧的“虎门故事”里可以参观180年前的虎门市井人家。还有一座自得湖山堂,牌匾写得很是自得,这里常年举办各种特展。

博物馆的一块留言板上写了很多留言。其中有四个字最醒目---“国泰民安”,这四个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祈愿。